新民晚报讯(记者唐、通讯员)作为浙江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的地级市,丽水红色资源丰富而密集。浙西南连续23年的革命历史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红色遗产和精神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绿色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去年,丽水在“大花园”建设上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13项数据蝉联全省第一。今年2月,丽水正式启动浙西南弘扬革命精神实践活动,积极推进红绿融合实践,把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绿色动能”。
描述:中共遂昌支部,3354,浙西南第一党支部。源地图
“红色基因”有了活力
前不久,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发布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内涵表述:忠于使命,实事求是,勇往直前,扎根人民。这意味着丽水将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特色载体和主要抓手,通过弘扬实践活动,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基因。
位于浙西南山麓的丽水,是一片闪耀着革命光辉的红色热土。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遂昌成立。从此,革命的火花迅速传遍了浙西南。据统计,丽水现有革命遗址429处,遗址总数居浙江省前列。
4月初,“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表达征集活动在丽水兴起。第一,每一个支部,每一个村,每一个党员都把视角聚焦在革命精神的追溯上。每个人都在思考,理解,表达。其间共收集内涵式表达7091组(篇),总在线访问量达697万。在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淑女看来,公开征集的形式,意味着全民参与,实现精神传承,是对“浙西南革命精神”再学习、再教育的生动实践。
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王村口镇。资料图
“红色旅游”渐入佳境
顺村位于云和县石塘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抗战文化,孝顺村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先后开展了党课包、军事课、爱国报告会等活动。目的是不断提升红色抗战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因此成为云和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015年以前,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去年达到38万元,大部分来自红色旅游。”孝顺村党支部书记陈晓明说。尝到甜头后,孝顺村准备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优势,规划建设“孝顺军民科技一体化体”项目。陈晓明说,虽然今年开展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宣传实践活动,但近年来,丽水的红色旅游逐渐进入良好态势,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5月,丽水推出“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之旅10条精品线路,包装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壮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引导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走一段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吃一顿红军饭、听一堂革命历史课。
“红色文化”走向纵深
遂昌县王村口镇是著名的红色古镇。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红军在浙西南开辟了以王村口镇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r
值得注意的是,丽水正在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根据《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到2021年,丽水将培育红色乡村示范镇40个以上,红色乡村示范村100个以上,红色美丽乡村优质线路20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