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教师的存在意义是成全的。至于“神圣”,既是赋予教师的责任感,也是社会赋予教师的天然期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神圣感”似乎被大大削弱了。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堕落”,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师的“不信任”和道德绑架,让这种“神圣”逐渐变成了讽刺。
这里所说的教师的“堕落”,更像是“天使的堕落”。充斥网络和电视的各种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让人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性”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而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更无奈的是社会强加给教师的道德绑架,让教师的“职业神圣”变成了教师的“人性神圣”。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很容易被忽视。
有人说,网络时代来了,我们从网络上获得的知识比学校里老师教的更多、更有趣、更高效。因此,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被抛了出来。教师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这让我想起刘科幻小说中的一段话《乡村教师》:
“队长,你是白痴吗?"总司令怒不可遏。“你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记忆遗传,用声波相互交流,以每秒1到10的不可思议的速度交流的物种,可以创造出5b文明吗?而这个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来高级文明培育的情况下自己进化出来的?"
“但是,先生,这是真的。”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是不可能进行知识的积累和代际传递的,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它们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分布在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样的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转移的媒介。”
“这听起来像一个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远古时代,这个概念确实存在,但即使在那时也是极其罕见的,除了我们这些银河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老师。”
“教——师?”
“一个早已消失的古文明词汇非常生僻,一般的古文明词汇数据库里都找不到。”
科幻的意义不在于这篇文章的内容,而在于刘在这篇小说中写到了“教师”的未来消亡,这让我们作为教师感到悲观和尴尬。我想,为了改变社会对教师的偏见,教师自身也应该保持这种“神圣感”。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愚昧和恶习的大组织中积极活跃的一员,是过去历史中所有高尚伟大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是为真理和幸福而奋斗的人的神圣教导的守护者,——是过去与未来之间活生生的纽带。”
每次读到这段话,都像《圣经》一样显得庄严而充满自豪。然而,这种自豪感在每个老师心中还剩下多少百分比呢?
最近人大教授在网上断绝师生关系的事件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学生不可能尊重老师,老师也缺乏那种豁达。不管他们代表谁,这都是让我们现代教育蒙羞的事件。
“道在,师在”,师废,道亡。一个老师内心并没有那种自豪感,只是把它当成人生的“事业”,所以把它做成“事业”是必然的,所以不要怪社会对你的偏见;一个教师如果心中没有“道”的执着和理想,必然会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搬运工”,会在重复中磨掉那份“神圣”。
荀子说:一个国家富强了,就会重视老师,更加重视傅;国将衰之时,必轻师,少重视傅。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尊重自己,然后再谈教师的神圣性。
2015年10月26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sbrx/1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