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体引发了人们对诗歌的热议,写诗的热情。人们想知道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诗歌应该有哪些特质?诗歌、诗词应该有以下的特质。
首先。诗有诗情。诗词的内容刻画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即诗是一种诗人对人物或者社会的情感叙述方式,用诗词歌赋这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句表达的心情,就叫诗情。诗情往往搭配画意,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诗中要有画的形象,要把一个情字寄意于诗画之中。诗主要是表情的,情状,情感和心情。原始人劳动过程中发出的劳动之声,如节拍,号子,其具有的简单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的起源和诗歌韵律的起源,当也是诗情的起源。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杭育杭育派”。所以诗是抒情的,原始诗歌抒发劳作之情。后来文人诗歌抒情更加丰富,更精致,更被修饰而艺术化,如唐·刘禹锡《秋词》中写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次, 诗必言志。《诗经》,《左传》,《尚书》,《荀子》等古籍中均有“诗以言志”的说法。虽然这些文献中诗言志的“志”含义并不完全一样,但基本都含有志向,抱负,理想,思想这类释义。后期随着时代的前进,诗所言之志的内涵释义逐渐广义化,扩展到人的内心的整个思想,情感,意愿。如汉代《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志并提,两相联系,比较中肯而客观。当然,诗之言志,必然寓志于形象之中,且志与形象通常都应当保持着一致性。高明的诗人往往将自己的志向融化在诗歌形象中,而丝毫不露迹,如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的最后提到“歌以咏志”,关于志的具体内容诗人没有说,但是从诗歌所描绘的可以容纳日月星辰的沧海形象中我们也能体会出来,那就是统一中国。后人对此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统一中国的英雄气概颇为赞赏。类似的例子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所表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新中国、开辟新时代的豪情壮志。
譬如陆游直到去世,都怀抱着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伟大理想。由于诗人亲临过前线,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活经验,所以在言志时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雄奇画卷。
如《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写军营中的娱乐场面:“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急。”《汉宫春》上阕写诗人自己在前线的形象:“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茄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诗人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的军旅男儿形象,表现了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看来诗人还是应当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志愿。
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诗言志”的理论从而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
重理派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往往忽略文学的艺术特点;重情派则与之相反,强调诗歌的抒情特点,重视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然而,纵观文学史,对“诗言志”中“志”的内涵的理解的主流却是情志并重。
从《毛诗序》到刘勰、孔颖达、白居易,直至清代的叶燮、王夫之,都是如此。他们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功利性与艺术性两不偏废。应该说,对“诗言志”的这种理解比较符合诗的本质特征和实际作用,因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第三,诗有诗韵。旧体诗有近体诗(格律诗)和古体诗(非格律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黏连,押韵也宽松到可以用邻韵;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在近体诗(即格律诗)成熟的唐朝,诗人们依然喜欢作古体诗,几乎每个诗人都有古体诗作品,李白杜甫也不例外。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用乐府古题的诗,也是歌行体,这些诗都不讲究平仄。下面这首《月下独酌》也是李白的古体诗代表作之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当然不能说李白不按照平仄写诗,只能说李白更喜欢写古体诗多一些,李白的五律、七律、排律以及近体绝句都有完全合律的佳作传世。.
旧诗词的对仗、平仄、黏连,押韵,其实就是诗歌的音乐性的体现。现代诗、新诗不再讲究这些对仗、平仄、黏连,押韵,那么是不是就没有音乐性呢?显然,现在人们传唱的歌曲里的歌词其实就是现代诗,所以不能说新诗,白话文诗就没有音乐性,只能说音乐性体现在诗的意义和情感里。这个问题以后再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baike/7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