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公孙九娘》,里面说“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传说那时济南郊外有乱葬岗子叫做)莱霞里”;又有一篇《野狗》开头就是“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两篇都讲到了“于七”,那么于七是什么人呢?有幸找到了一些介绍胶东地区历史的书籍,原来清朝初年发生在胶东半岛地区有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但是被清政府残酷镇压的“于七起义”。这个于七起义,就发生在胶东半岛一座著名的山脉——“牙山”地区。
牙山于七雕像
牙山,又名“锯齿牙山”,是山东半岛上的一道著名的山脉。它的主体在今天的栖霞县境内,但是山脉延伸到了今天的烟台市郊区了,面积在胶东半岛各山中算是比较大的了。牙山主峰海拔806米,地形很险要,林木十分茂密。于七和他领导下的起义军就借助栖霞牙山的地形地利长期和清军官兵周旋啊。
栖霞县地图
牙山地形险要,林木茂密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军队从海上攻入山东半岛,原来的明朝守将孔有德不战而降。接下来,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的地方政权建立,开始对胶东地区进行残酷的军事镇压和经济掠夺。清朝初年,这一地区连年灾荒,但是官府横征暴敛、差役敲诈勒索,终于在顺治五年(1648年)爆发了于七起义。
于七生于栖霞市唐家泊镇,因在同胞十人中排行第七,故称于七。于七出生在栖霞一个非常特殊的殷富之家,这和农民起义领袖大多数是穷苦人出身有很大的不同。
于七的祖父于进表,是金矿主,栖霞巨商,登州府富豪,也是胶东武林名人。于七的祖父为管理金矿,把家从蛇窝泊村迁到牙山西麓的唐家泊村。于七的父亲于可清,曾经是明朝将军。于七武艺非常高强,在明末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考取武秀才,次年又中武举。于七为人正义和气,因而他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威望。
清朝顺治五年(1650年),清朝官府在于七故里唐家泊一带敲诈勒索,和于七等当地民众发生了冲突。于是,于七以淘金工为主体,联合胶东各县农民起义武装,发动了胶东第一次农民抗清起义。他们占据了地形险要的牙山,构筑了防御工事,以此为根据地,并且开采山中的银矿作为军饷。于七率领千人进攻宁海州(今烟台牟平区),将知州刘文琪枭首示众。当时,清朝军队主力在南方作战,北方空虚,清政府无暇顾及。于是,采取了招安政策。于七接受了清朝的招安,被任命为栖霞把总。
于七降清后,难以得到统治者信任和地方官吏的善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七的弟弟于九在莱阳和当地地主恶霸宋彝秉发生了冲突,宋彝秉向朝廷告状说于七要再次谋反。于是,于七杀死栖霞知县回到唐家泊,再次盘踞牙山,发动起义。并且于七一声号令,分布在胶东半岛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同时起义,声势十分浩大。清政府调动了接近二十万大军来镇压起义,并且使用了当时最有威力的红衣大炮来镇压起义。于七在这一年冬季和第二年春季(1662年)和清朝军队连续作战,杀死杀伤大量清军,但最后还是寡不敌众,接近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于七率领残部从牙山后山突围出去。
这场起义给清政府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土地荒芜无人种,白骨堆山遍地磷”。为了找于七,清兵走到哪里杀到哪里,尤其是在牙山遍寻不着于七痕迹时,他们便将这份愤怒发泄到隐藏在山里的普通民众身上,数万名民众死于屠刀下,尸体遍野、血流成河,后来有人在牙山下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血灌亭”。在于七的老家栖霞,灾难也没有避免,于家大小人口中,被清廷满门抄斩50多人;受牵连的家族亲友被关、杀超过三千人;清廷围胶东,攻牙山,杀戮男女老幼和义军十几万人。于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公孙九娘》和一篇《野狗》。里面有了“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和“于七之乱,杀人如麻”的句子,可以算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了吧。
于七出家后画像
于七起义形势图
于七突围后,在群众掩护下,到了崂山华严寺,出家为僧,隐蔽了起来。后来在七十岁时,成为华严寺主持。传说于七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取大刀挥舞一番后猝死,终年94岁。但也有一说于七逃到了海上,不知所终。总之,于七成为了胶东半岛烟威地区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专升本要什么条件_专升本要几年_成人高考专升本_山东专升本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zsb8.cn/baike/60351.html